自古就有天下武学出少林的说法,少林武术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少林寺有很多成名的武学和拳法,经过时间的长河,很多大师的涅槃,导致很多武术拳法也流失了,失传了、
解说:源自民间,重回民间,少林拳法千年流传。
刘宝山(少林拳传承人):你也可以叫它是功夫,也可以叫它是艺术。
解说:从红极一时到无人问津,少林功夫经历怎样的历史变迁?
刘宝山:这寺里头不收徒弟,这少林寺没有学生会了。
解说:逝去的武林,消散的江湖,少林功夫又该如何传承?
史文杰(民间艺术家):把这原汁原味的少林功夫一代一代的传承发扬下去。
解说:《凤眼睇中华》,带您寻访少林功夫的民间生态。
中华武术绵延几千年,北少林南武当,更是江湖中永远的传说。在中原历来习武之风盛行,军旅武术和民间武术不断传入少林寺,形成了最初的少林功夫,而习得功夫的教练还俗回家,又将一生所学带出 ,让少林功夫重回民间。
吴辰岑:明朝末年,在少林寺的永生堂中,有一位名叫诺天法的教练,他受 之命,赴白马寺授拳。而当他在返回少林寺的途中呢,经过了登封的阮村时,突然一下子病倒了,被阮村的一户刘姓人家救下,而后来为了报答这户刘姓人家的救命之恩,诺天法将他一生所学的少林功夫全部倾囊相授,而诺天法的这一无心之举,使得少林功夫至今依然流传在乡野之间。
解说:这里是河南登封市远郊的一个村庄,相传这个村中隐藏着许多民间武术高手,所以附近的人把这里叫做隐士沟。史文杰是村中的少林拳高手,眼前的这群跟着他学习少林拳的徒弟都是隐士沟的普通村民,农忙时耕作,农闲时练武,这样的状态就是史文杰和他的徒弟们们最真实的写照,因为没有得到少林寺的承认,史文杰也经常自嘲的说自己练的是被少林寺遗忘的正宗少林拳。
史文杰家中的院子就是平常徒弟们练武的地方,有时候做完农活徒弟还想接着练功,史文杰就将自家的仓库收拾成一个简单的宿舍,方便徒弟们练完后休息,而史文杰家传的几样宝贝也都放这个简单的宿舍中。
吴辰岑:这个呢?这个看上去好锋利。
史文杰:这个东西它是少林派短器械,口比较锋利的东西之一,这对草镰有一百年了。
解说:除了器械,史文杰的院子中还摆放着许多道具,装着石块的铁锅,乘满清水的塑料盆,这些平常的物件组成了少林拳最原始的练习方法。
史文杰:这练铁沙掌这是到这个过程了,练铁沙掌是传统的少林工夫练功法之一,这个东西开始练是用大砂练的,大砂有多么大,就是像山楂那么大的石子,那样练了之后是一个过程。这个铁砂掌需要十道程序,这是其中的一道,也是最难练的一道。
解说:这些简陋的生活用品被史文杰当成练习少林拳的道具,在史文杰看来,少林拳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基本功,只有将生活功夫化,将功夫生活化,才能领悟到最有禅意的少林拳。
吴辰岑:刚刚看这些民间高手们练功,和我之前设想的那种前空翻、后空翻似的表演实在是差太多了。他们没有任何的花架子,全是真枪实弹的那种真功夫,都是每天这么一拳一掌练出来的。史文杰练功至今已经有56个年头了,光是跟随师傅学习啊就学习了19年,当初师傅是坚决不许他将这套拳法外传的。在师傅过世之后,史文杰经过挣扎今天还是决定将它教授给 们,因为他相信如果师傅在世,也会改变最初的想法。像这样一套拳法如果失传那实在是太可惜了,而今天每当有年轻人上门拜他为师时,他都会先给小伙子们打上一针预防针,说如果你真的想学成少林功夫的话,那至少也得要10年年头,这中间容不得丝毫的急功近利,因为这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解说:今年60有余的史文杰出生在解放初期,那时候武术功法不能公开进行传授,史文杰只能跟爷爷和父亲学一些基本功,直到武术解禁后史文杰才在离自己家八里地远的阮村拜了师傅。
史文杰:前三年他就送我一句话,送我一句什么话呢,就说哎呀你别来了,这么远的距离,八里啊,一来一回你十六里地,每天三四个小时,生活又这么难,吃不饱,穿又这么难,说你来这弄啥啊,你别练了。结果这句话他一直送我了三年,三年中间从不间断,但是三年后他再没有说过我这样的话,一句都没说过。
解说:而到如今,史文杰也一直牢记着师傅的话,所有 入门时,史文杰都会先告诉徒弟们练武的辛苦和不易。
史文杰:你要教他练功夫,首先要教他怎样做人,做人这个基本原则必须在教功夫的同时把它渗透进去,同时教功夫的同时也把它教人的原则就是怎样做人渗透进去。这两个中间是相互的,他要是假如说不懂得怎样做人,他练一身功夫不会为社会出力,不会为社会做贡献,他练功夫干啥,那就是武技如火,那就是它能利人也能害人。
解说:史文杰在出师后曾参过国内不少武术比赛,也拿了许多奖,许多武校找上门,希望他能够去武校做教练,而史文杰最终却选择回到隐士沟,用自己的方式将这门被遗忘的少林拳传下去。如今像史文杰这样野路子出生的武师已经很少了,用最原始的方法传授徒弟的手段也不多见了,许多武师都选择开办武校,传授武艺,比如世代习武的刘宝山,他们的传授方式和史文杰相比又有何不同?下节回来继续讲述。
吴辰岑: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达摩来到了嵩山少林寺传授佛法,当时他在这儿面壁九年,终日静坐修心,但后来在传经的过程中他发现许多 也许是禅坐的时间太长,终日昏昏欲睡的,而且身处在深山之中他们又不得不时时警惕野兽的侵袭。所以后来达摩便想到了一个方法,他根据古人锻炼身体的办法编写了一套“活身法”教授给 ,而这套“活身法”日后便成为了少林功夫的雏形,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教练不断地对其进行改编和完善,使得少林功夫成为了中华功夫的一个重要的拳系。
解说:因为少林寺的存在,整个登封地区习武之风浓郁,武校林立,许多登封人都会一架半式的少林拳,塔沟村的刘家少林拳便是在登封一带有着不小的名气,眼前的这位老人是刘宝山,今年85岁的他出生在塔沟村,和许多村里人一样,刘宝山从小学习少林拳,少林拳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已经融入到老人身体本能之中。
刘宝山:啥叫通背,这就叫通背,这叫十字通背,通背,这个肩头和膝盖相当,通背要通,通背不通变法不精。
解说:清朝顺治年间,刘宝山祖上因生活困难,召集全家人给少林寺当佃农,有的甚至出家为僧,从那时起,刘家子孙就有了接触少林拳的契机,并将少林拳一代代传了下去。
刘宝山:就是5、6岁就学了,跟我爷爷学,那时候国民党那时候叫官术。
解说:刘宝山的习武跨越了几个时期,从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然后到如今的和平年代,从战争到和平,从实用到表演,每一个时期少林拳都在经历着转型和改变。
刘宝山:这个武术它是历史很悠久,几千年的历史,过去说的是功夫,以后说的是武术,国民党那时候说的是官术。你也可以叫它是功夫,也可以叫它是艺术,你想光说这表演花拳绣腿,这是表演,美观好看大方,过去可不是这样,过去是讲究实用,两军阵上它是冷枪头对准热肚皮,那就说不准谁杀谁了。
解说:从民国时期到现在,无数的武林高手消失在战乱之中,许多门牌的独门技艺也逐渐遗失,建国初期,武术受到了限制,也不允许武林中人显露功夫,一时间少林寺开始不收教练,民间武者纷纷隐匿起来。
刘宝山:到了59年,要将武术进行开运动会,会后呢才都又耍起来了。河南那一片好些人知道我会,所以他们来到这儿,有人就推荐他说我会,他们就信,这个是啥呢?他们就来这儿学艺,求着不走,我还得干活呢,搞武术不是养家糊口的,咋办呢?那你就在这儿吧,后来我去干活,回来了,来在这儿学,学学你该练了你练,我该去干活我去干活去。
解说:虽然已是85岁高龄,但刘宝山通过开办武校,为少林武术的传承做着自己的努力,而那些选择进入武校习武的年轻人他们又能否吃得消这份苦呢?下节回来继续讲述。
吴辰岑:古代武林武功的门派众多,而功夫的套路呢更是数不胜数了,那个时候想要习得一身好武艺的人啊也许进入一个大的门派就是最直接,最能够学成的方法。而如果能有幸拜入名师门下,那更是求之不得,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那个时代师徒关系的一种最真实的写照。师傅们会手把手的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倾囊相授给徒弟们,但是如今这种古老的心口相传的授教方式早已被规范的学院式的教育所替代。对于今天那些想要习武的孩子们来说,进入一所武校也许是 的途径。
解说:天还没亮,一声哨响将数万名学生从梦中唤醒,穿衣服、洗漱、冲下楼,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到操场集合。这里是塔沟武校,每天早上五点学生们就开始了一天的训练。眼前的这群男孩儿是刚进武校不到一年的新生,年龄最大的不超过15岁。在每个学生眼中,教练的话就犹如古时师傅的话,唯有遵从,不敢反驳。钟冠宏是5个孩子中入校最晚的,从南边的深圳一路向北来到河南登封。因为儿子不喜欢上学念书,钟冠宏的父母考虑很久后决定将儿子送来武校,想让他在武校中学会吃苦,学会独立生活。
钟冠宏(武校学生):我当时就哭着跟爸爸说我不想来,我会好好读书,爸爸就说不,你来这里可以帮助你改变非常大,我当时都不愿意。
解说:从十分反感到现在的慢慢习惯,甚至是喜欢,少林拳教会钟冠宏的不仅仅是功夫,更多的是用心领悟生活的一种禅意。
澳大利亚人苏菲刚刚来到中国,因为经常在电影中看到神奇的中国功夫,苏菲对少林拳仰慕已久。
苏菲(武校学生):只有一天昨天是我第一天的训练,我有15年以上的奥林匹克专业体操训练,像是快速滑冰和花样骑车之类的。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这门拳系了。我们澳洲的孩子都知道,只是在澳洲确实非常难学功夫。
解说:以前从事专业体育运动的苏菲对挑战人体极限的功夫兴趣浓厚,在她看来,武术不仅能锻炼身体,对精神的磨炼更是帮助巨大,而少林拳就是她最佳选择。
苏菲:(少林拳)可能是我最常听到的拳系,因为当我想尝试一门拳系我希望能学习到它最真实最原始的版本。之后我可以去学别的,但是最开始的时候我希望能学习到它最基础的东西,所以我想在这里(少林寺)开始。
解说:眼前的这个女子团队是武校中最精英的一个班,集中着天赋比较出色的女孩子,武校将最传统的少林拳尽数传授,让他们参加国内国际的各种比赛。梁晃臣是女子套路班中的佼佼者,从参加武术比赛以来,她已经获得了好几次国际金奖,而在荣耀的背后也有着别人体会不到的辛酸。
梁晃臣(武校学生):那个时候是刚来这差不多有两个星期了,因为每天早上都要5点起床,有时候起不来,然后那个时候我就是说想走,但是身上又没有钱,一直在哭,一直在哭,特别特比特别想回家,因为实在是太累了。
解说:尽管训练辛苦,但是套路班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理想。
武校学生:开个武馆或是干嘛都挺好的。
然后我就一直想特别想上大学,然后就一直坚持到现在。
所以我也是现在拿好成绩,然后也是为学校争光,也是为家人争光。
解说:正是这些理想让她们咬着牙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苦的习武之路上走下去。
解说:许多读过古龙金庸武侠小说的人都曾经幻想过,着一身轻衣执一柄长剑行走江湖,快意恩仇。今天这种武林门派林立,武侠高手辈出的江湖只能重现于大屏幕之上,或是武侠小说之中。而现实却是随着一代代武林宗师的逝去,许多拳法都面临着失传的危机,那种传承都面临着断代的可能。而想要重现那种习武之风鼎盛时期的风貌,实现完美的传承,还需要许多民间的武林人士和武校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