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静之后,方能“悟”。
嵩山少林寺文武学校——悟作为美学方法,主要体现以几个重要方面:首先,对于美学规律和艺术技巧的体证与把握,最根本的方法在于“悟”。姜夔曾在《白石道人诗说》中说:“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然舍文无妙,胜处要自悟。”强调了审美与艺术创作须有审美个性与审美差异性,而获得对它们的审美与艺术的 在规律的掌握,则必须要通过“自悟”。其次,要创造出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最根本的途径和方法仍然是悟。悟与中国古典美学“兴会”,西方美学的“灵感”看着相近之处,“非悟无以入其妙”,“悟者得之”。在长期坚卓的艺术实践基础上,通过直觉、经验领悟它,“盖积之不厚,则发之也浅”。再次,在审美欣赏过程中,要对审美对象的审美特性得以深刻领会与仔细玩味,获得审美超越。获得一种对于自然深层奥妙、宇庙人生真谛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就如“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
在少林寺功夫中,顿不废渐、悟源于参,“悟之本自参之渐”。注重“圣道虽远,积学能至”。
习武之大成者,首先应“求神通于宗法形迹之外,悟解脱于恐怖挂碍之中,了却生死关头,而后大雄、大辟、大无畏,证入涅盘世界,始能无法、无我、无众生。此禅宗之学,所以为斯道之正眼法藏也。”禅宗的终极目的是予人解脱,“人生惟生死乃一大关头,此关不破,则种种障碍,随之而起。”然而人生于世,易为五根六尘所缠缚,若不求解脱,则无论撑何业,习何术,终不能达至境。不能解脱的原因,“非悟彻三昧者,几同隔靴搔痒,莫名其根源所在。究其实则技之不精,德之不进,烦恼之所以由来者,皆自妄念之一端而起。苟能于此妄念而克除净尽,则于解脱自有不可思议之妙。” 少林功夫大师 延元【法师】强调欲学技击,“先学不动心”,“否则便是野狐禅,纵能具有好身手,究非正眼法藏也”。
顾禅悟教义之于技击,影响可谓深矣。“以技击微术,而参证于禅悟之机,其造诣之神,不言可知,盖以外功之修炼,乃 体筋骨之事,而 功之修养,实性命精神所皈依。离而二之,则为江湖未技;合而一之,则为神功极致,少林拳与世俗的江湖拳差异。”参悟生死后,对技艺的理解可通神明,技艺的表达可至化境。“神功为造诣之精,究其极致所归,终以参贯禅机,超脱于生死恐怖之域,而后大敌当前,枪戟在后,人心不为之动摇,气始可以壮。”“无恐怖则神清,神清则气足,气足则应变无穷,随机生巧”,而武功遂得以大进,“能以解脱超悟,扶吾佛之奥巧,而皈依正觉者,方为上乘”。铃木大拙在《禅与日本文化》一书中也指出:“虽然禅从来未暗示他们去从事那种嗜杀成性的职业,但禅确实被动地支持了悟入禅境的武士们。这种支持具有道德和哲学上的双重意义:道德上要让武士们在一旦决定进路之后,就勇往直前,决不后退;哲学上使武士们明晓生死并无差别”。这符合禅宗教义,即认为反对理性而注重直觉,是到达真理彼岸的捷径。所以“上乘之技击术,总以有几分禅机,方能活泼镇静;所谓超乎寰中,得其象外也”。
禅悟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思维方式,在传统功夫的训练中有着十分深邃的审美价值。《少林七十二艺练法》中云:“盖幼童天真凿,除食宿以外,胸中毫无顾忌及一切杂念。且幼童纯阳之体,疾病也少,心专志一,气足神充,习各种功夫,较比成年人易成功也。”优秀教练妙兴大师曾手书《罗汉拳决》一幅,其中有“出于心灵,发于性能”之句,这里所说的“性能”是见性的能力,亦即悟性,这种依靠“心华发明”为特征的参悟,是中国传统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从‘有’到‘无’,从‘形’到‘化’为特征,武技的学习讲变通活泼之妙,非口传心受何以曲尽?”在训练时“倘不得高明以指示择别,则如披沙拣金,终无自得之妙”。在强调师的“口传”与徒弟的“心受”之时,突出“心受”、“悟”更为重要,“法术规矩在假师传,道理巧妙须自己领会”,拳谚上亦讲“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种“智与理冥,境与神会时”对“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悟的心理经验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的心理体验,欠缺严密的逻辑性和理性,这种直觉的悟性思维闪烁着审美的艺术光芒,与艺术创作的灵感现象有许多共通之处,即都是难言的、独特的个人 心体验,都是一种“豁然”、超然的主观感受。假若对武的直觉心理体悟未能开启,“则技击一术,虽称小道,常有学技数十年,终不能深窥门径者,从可知也”练艺强身与见性识悟有着相依关系,强调由渐入悟。“佛法虽外乎躯壳,然不了解此生,终不能先灵魂与躯壳相离。是欲见性,必先强身。盖躯壳强而后灵魂易悟也”,言及练功强身与悟有着先后层次。“问曰:练法更如何得穷也?答曰:在会意用力。筋力大身本不多,在乎用法莫蹉跎,心在何处力随往,上下一线似金梭。问曰:拳法何由得精也?答曰:在熟不在多。拳法千般与万般,何能精透没疑难,须知秘要无差漏,一熟机关用不完。”后有广按师,“乃法门中高足。尽得转师之技而神之,耳提面命,开示神奇。…变换之神机,操纵之妙运,由生诣熟,缘渐得顿”;禅师“习此掌法二十余年,因用力之勤而颇有所悟,兹将其掌诀歌记之如下”。“自古沈潜静修之士,于一技一才之微,必猛勇精进,力求登其峰而造其极”。“然吾 有不二法门,技术亦有为学次第,而一言蔽之曰:专而已矣,恒而已矣,能专与恒,则天下无不成之事。”所谓技进于道,厚积薄发,得于禅悟。
少林功夫习练中,“倘能于拳式中熟练,则易于致力,否则颇难入门也”,“因此中三昧,不易通晓,即朝夕从事于斯,若不悟其用精、用力之微,亦不过袭其皮毛,终无是处”。说明其中悟有浅深,悟后还需渐修,“特患世人不勤苦精恒以求之耳,学之精熟,自能解悟,浅者不易知也。”正因如此,觉远大师强调:“欲求技术之精,总须由渐而进,叙次而入,切不可求速;求速不仅有不达之弊,而于体魄上受无穷之害。”少林功夫只有“习之既久,始能随机生巧”, 大师刘镜源 “自得此旨,归而求之,如堕五里雾中,后乃结庐于嵩山中,发箧读书,并于朝夕肄习技击术。久之于儒书有所顿悟,乃再诵 典,悉心求解脱之学。如是者又十年,遂参悟生死之机,而其技术神妙精奇,亦为古今冠”。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考察,悟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直觉思维和认识方法。可以未经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有意识的逻辑思维而直接快捷地接触对象,无须解析外在客体,不必推理论证,仅凭真观感觉而把握对象,下意识、潜意识和非理性是直觉的重要特征。直觉是一种敏感的自由观照,是一种对外在征象的直接感受能力和对 在本质的直接领悟能力。对于在一定情境中,从整体上心领视神会地把握对象,进入一种“豁然开朗”、“忧然大悟”、“茅塞顿开”的心理境界。这种妙悟式的直觉体验具有特殊效应,这与审美的感受体验是异曲同工。
九、脱化神明境与神会
“禅的人生方式及其境界也正是一种艺术的境界”。禅宗追求的是一种现实的宁静与和谐,通过“自心顿现,真如本性”而契证宇庙万物的最高精神实体,也就是与大自然整体合一的审美境界。禅是宇宙万有生机勃勃的根源,是天地万物之美的最高体现,这种人之自性与宇宙法性的冥然合一、生命本体与宇宙本体合一的境界——禅境,乃是一种随缘任运、自然适意、一切皆真、宁静淡远而生气勃勃的自由境界,是禅宗所讴歌的审美境界。
禅之境界,是由“悟”之活动所展开的世界,而这种由悟所获得的体验是不可言传的,每一种体验都是从生命的延续中产生的,而且同时是与其自身生命的整体相联的,这种生命体验所达到的禅境,就是一种心灵境界、生命境界。将外物的感性存在与主体的自由要求直接地契合为一,使外物的感性存在成为主体精神、情感、愿望、理想的物化,外物对于主体和主体对于外物都进入了一种超越物我对立的自由状态,呈现为一种不假思索的直觉状态。
少林功夫练到参悟化境之后,已然超脱,独得 的玄机、妙处,达超神入化左右逢源之境。此之境已将 融合为一,表现的是自然而然,意境皆空,简简单单。《少林拳术秘诀》中曰:“吾师尝谓予曰:手法愈简一,功夫愈精到,总以恒心敏力赴之,自能抵神化境也”。“会少林拳的人,当他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时,其手法总是一攻一守”。演练少林功夫追求的是一种“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脱化神明之境,拳谚讲“拳之有形,打之无形之说”;“综之技击为术,并无刚柔之分,其入手之初,使刚者化而为柔,柔者化而为刚;及其至境也,则何刚何柔,亦柔亦刚。所谓神明变化,不可方物,不可思议者也”。
当审美主体 心摒弃“欲之我”唯有 “知之我”,完全处于忘怀一切的虚静状态时,在审美观照中观照者与观照物已失去了界限,因而也就“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了”,所以在审美主体心理上产生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沉心静虑”、“空灵澄彻”、“自然而然”的意像,这就是悟性超然的境界,“是纯粹的观照,是在直观中浸沉,是在客体中自失,是一切个体性的忘怀,是遵循根据律的和只把握关系的那种认识方式之取消。”这种悟的空观境界于审美境界无疑具有某种同似的积极意义,有助于对审美心理体验的深入认识。只有禅者透过言辞文字、举止的启示 从表象到意象,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感受和领悟其言外之意、象外之旨、形外之神,正规体验那本来就 在于自己的自性,感悟人类的生命意识和宇庙精神。张松先生曾说:“少林拳在初练时,一伸一屈,丝毫不苟,由缓而渐快,由快而又加紧,由紧而入神化一,正象学字的人,由正楷而行书,而草书,然后才能出神入化一样。写字的时候,有笔未到而神已完的,拳法中也有拳未到而意已达的。”“名手之力,其来也若在有意无意之间。”于是审美的主体在客体观照中完全客观化了,纯粹的主体与同样纯粹的客体,取得一种深深的默契,仿佛主客观自始至终静静地相互映照,冥相契合,这样凝结成了一种高度和谐的心境。
高度和谐的心境促使演武艺术向更高境界升华,其神意所表现的下意识心态与超悟时深层心理活动是互相沟通的,对客观生活真实不再是理性的把握,而是主观心态意象的无意识;对情景的表现也非现实或完形,蕴涵了审美主体的人生经历和难以挣脱的压抑,进入无意识的彻悟状态。体验人生精义,象征着审美主体对宇庙万物意象的包容和再造。少林功夫的演练者,当其主观情意融化到具体的动作招式之中,就表达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情趣,通过把握拳艺具有的审美价值的个性特征,给予概括、提炼,透现出生动而鲜明的神态情状,在运动中传达出 在的精神气质,抒情写意,展现自己的审美理想。此时少林功夫就得以升华,或有问于觉远禅师曰:“技击虽小道,而不可以小就,倘于超乎神化之域,果何道之是从乎?”师曰:“佛门有十三宗,而以见性成佛为归,技击之师法虽多,而以神功上乘为极。”
佛学对意境形成的影响,主要是独特的思维方式,观照体悟的世界方式。“在禅宗那里,‘境’这个概念不再意味着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分裂。正相反,禅宗的‘境’,意味着在普通的日常生活和生命现象中可以直接呈现宇宙的本体,在形而下的东西中可以直接呈现形而上的东西”,因而“禅宗在道家和魏晋玄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中国艺术家的形而上的追求,表现在美学理论上,就结晶出了‘意境’这个范畴,形成了意境的理论。”禅境不是纯客观的时空环境,而是一种主客交融的存在状态。始起于静虑,悟为入禅境之津梁。顿悟浑噩世界,达到“梵我合一”、“物我两忘”之境,使传统美学被注入新的内容,于是在人们的审美视域中除了简淡、玄远,更增添了空灵、虚无,深化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也由此最终开拓出了空灵幽运的最高审美境界,而这一至境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影响中国传统美学至深的意境理论。
目前,少林功夫的发展“语境”虽然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但在历史的形成过程中,已然深受禅宗教义的浸润,所以其演练和修为表现出悠远的禅意。禅理与拳理相互证悟,以演武习艺为参悟方式,悟彻自性,体悟禅悟美学中那份特质的深意,寻求“无上妙智慧”,达到“梵我合一”、“物我两忘”的崇高境界。
少林功夫发展至今,亦成为蔚然壮观的文化体系。禅宗的美学思想的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审美方式和审美价值都发生了重要的影响。顿不废渐、悟源于参的美学价值,以及禅宗重在生活,重在寻常日用,使禅宗教理中蕴蓄着与时俱进的理论成分,具有现世的积极意义。禅宗和少林功夫在当今社会重焕生机、再现活力的基础,是要以现代人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弘,增进对禅宗和少林功夫的理解。美具有万物天然的共性,容易使人产生认同,因此,对禅宗和少林功夫的美学研究就显得意义隽永了。
“美”和“美学”是国内外学术界至今尚无定论的概念。见仁见智,莫此为甚。而禅宗和少林功夫的美学又蕴涵着太过于深奥的玄机,而能借鉴的成果又少,所以本文挂一漏万,还望方家教正。不离不即,妙处自悟,大德所言,于是乎在。